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一把手訪談丨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振兵: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法治保障
摘要:“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將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加速奔跑在中國式現代化鎮江新實踐的征途上,高質量完成‘十五五’規劃部署。”日前,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振兵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將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加速奔跑在中國式現代化鎮江新實踐的征途上,高質量完成‘十五五’規劃部署。”日前,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振兵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資料圖
過去五年來,全市司法行政系統緊扣“司法行政高質量發展”主線,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絕對領導,聚焦服務黨委和政府中心大局、增進基層群眾民生福祉、護航高水平對外開放三大方向,統籌抓好法治鎮江、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全面推進法治鎮江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省率先聯合四部委開展年終“述法”工作,連續3年組織實施“現場述法+點評”工作模式。建立法治督察專員人才庫,配套出臺管理辦法及工作手冊,開展法治政府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道路交通安全等專項督察9次。
打造法治政府建設標桿,打造“鎮合意·法潤商”品牌,每年度發布重點任務清單。清理52件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的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加強破產管理工作,幫助化解債務400多億元,46家企業重獲新生。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建強“產業鏈+法律服務”團隊,深化“百所千人助萬企”專項行動。開展涉企普法宣傳活動近200場,為1200余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開展“法治體檢”,幫助避免和挽回損失1900余萬元。組建“全市招商引資法律服務團”,推出三大類17項招商引資合同模板及項目監管協議,推動項目招引法律服務規范化運作。
提升法治社會建設水平,全面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推出鎮江普法logo和IP“小法獸”,組織各類普法活動1200余場次,覆蓋人員超10萬人次。建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前店后廠”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出臺《法律援助聯絡點規范化建設指導意見(試行)》,新建法律援助站點30個,規范化改造14個。開展“公證減證便民提速”活動,辦理公證事項12.8萬余件,30%公證事項可實現“立等可取”“當日可取”。
未來五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將聚焦“十五五”發展目標任務,加力提升依法行政、基層治理和涉外法治等工作質效,增強法治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性和實效性。
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圍繞“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精準落實“鎮合意·法潤商”服務品牌要求,進一步優化涉企執法監管、完善涉企法律服務、高效化解涉企爭議。完善行政復議與行政執法監督銜接機制,建立健全行政復議案件質量管理體系,完善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推進標準化辦案。
持續深化基層依法治理。以“九五”普法為抓手,推動普法責任制落細落實,深耕法治文化精品創作,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充分發揮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效能,強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聯合周邊城市積極開展跨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推進“鎮在矯”綜合預警系統升級改造,實現系統數據共享、功能完善和標準統一,探索建立刑釋人員“鎮在幫”系統,切實減輕基層工作壓力。
持續加強涉外法治體系建設。實體化運作市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外經企業“走出去”法律服務中心,圍繞國際貿易、跨境投資、國際知識產權、跨境爭議解決等涉外核心領域,分類制定服務事項清單,創新推出定制化、特色化、專業化涉外法律服務產品。指導仲裁機構、公證機構持續拓展涉外服務領域,與省國際交流中心、省簽證中心等單位建立健全業務對接機制。(記者 謝勇)
責任編輯:華筱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