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飛馳繪新景”,交通建設給出時代“新答卷”
從長江天塹的“鋼鐵飛虹”,到通達八方的“軌道長龍”,連日來,長江之畔、江淮平原掀起一輪又一輪建設熱潮。一條條鋼鐵巨龍加速延伸,一座座橋梁跨越天塹,江蘇鐵路建設以破竹之勢,書寫著交通強省的時代篇章,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織密路網,構建交通樞紐新格局。路通百業興,江蘇鐵路建設跑出“加速度”,織就一張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北沿江高鐵崇啟公鐵長江大橋的建設現場,機器轟鳴聲交織成一曲激昂的奮進樂章,主塔屹立江心,非通航孔橋即將鋼梁合龍,為后續橋梁整體貫通奠定堅實基礎,泰州南站剩余工程全力推進,各環節緊密銜接,有條不紊。通蘇嘉甬高鐵張家港至常熟西特大橋連續梁順利合龍,全封閉智能造橋機與智能張拉系統的創新應用,科技賦能鐵路建設的強大力量盡顯其中。濰宿高鐵江蘇段加速實現施工階段轉換,寧淮城際鐵路各項工程穩步推進,從下部結構到上部結構,從樁基到附屬結構,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重大項目加速推進,讓江蘇的鐵路路網愈發密集,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不斷縮短,一個現代化的交通樞紐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跨江融合,打破地理壁壘促發展。一條條過江通道如巨龍般橫跨長江,將江蘇南北緊密相連,打破了地理壁壘,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張靖皋長江大橋、江陰靖江長江隧道、海太長江隧道等項目穩步推進,建設者們日夜奮戰,克服重重困難。海太長江隧道兩臺盾構機持續掘進,預計2028年基本建成,屆時過江時間將從現在的1小時大幅縮短至約10分鐘,有效疏解蘇通長江大橋交通壓力,助推長三角核心區實現“1小時經濟圈”高效互通……鋼鐵“大動脈”,未來必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紐帶,重塑江蘇南北版圖,讓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在南北之間自由流動,為區域協調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讓江蘇的發展更加均衡、更有活力。
創新驅動,科技引領建設新潮流。重大項目“挑大梁”,科技創新成為推動項目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從全封閉智能造橋機與智能張拉系統的應用,到“無人化攤鋪碾壓機群”的有序作業,江蘇鐵路建設處處體現著科技的力量。這些創新技術和設備的應用,提高的是施工效率,更保障了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在滬武高速太倉至常州段擴建項目現場,“無人化攤鋪碾壓機群”精準作業,十車道路面鋪設穩步推進,展現了科技引領下的建設新潮流??萍紕撔伦尳K鐵路建設站在了時代的前沿,為全國鐵路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
民生福祉,提升出行品質暖人心。鐵路建設的最終目的是造福人民,提升民生福祉。隨著江蘇鐵路網絡的不斷完善,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捷、高效。高鐵的普及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現實,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被大幅壓縮。鐵路建設還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讓江蘇的旅游資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和利用,促進了文化交流與融合。鐵路建設也為當地百姓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一條條鋼鐵巨龍,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更是民生幸福的保障,讓江蘇人民在交通發展中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
“軌道飛馳繪新景”,江蘇鐵路建設正以堅定的步伐,向著交通強省的目標奮勇前進。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鋼鐵巨龍將繼續奔騰不息,書寫更加輝煌燦爛的篇章,為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鋪就一條光明大道。(朱曉彥)
責任編輯:彭羽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