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民族品牌專家王博,貓人百億增長幕后的戰略軍師
11月初,北京、上海等國際機場,有五幅大牌廣告同時點亮:AI就用阿里云、科技內衣就選貓人、小米17Pro多一面更精彩、鴻蒙智行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高科技鵝絨就選美力城。五句廣告語,都不約而同地體現著同一關鍵詞:科技。更引人深思的是,除了阿里、華為、小米三家科技大廠外,另外兩席的貓人與美力城均為服裝行業品牌。眾所周知,服裝行業在人們的認知中屬于傳統行業,為何貓人與美力城紛紛打出科技定位?我們采訪了其幕后的戰略機構東極定位。
東極是國內首家明確提出“只為民族品牌做定位”的戰略機構,創始人王博從事戰略定位咨詢近二十年,為眾多百億與千億級企業確立戰略定位。其經典之作是在早年為中國飛鶴確立了“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戰略定位,助力飛鶴從30多億營收跨越至200億,奠定奶粉產業龍頭地位。
此外,在眾多行業引發轟動的廣告語,如“科技內衣,就選貓人”、“體態美才更美,愛美就穿背背佳”、“在中國100多個明星都在穿范德安”、“喬氏中式臺球,風靡全球的中國運動”、“相宜本草,中草藥護膚專家”、“樊文花,專注面部護理31年”、“全球10大車企,8家選玲瓏輪胎”等,均出自王博之手。
王博的核心主張是,品牌競爭的本質乃在于差異化概念之爭,成功的品牌往往都是通過一個獨特而有力的概念,深深扎根于消費者心智,引發消費者共鳴。對于中國企業打造民族品牌而言,差異化路線與競爭概念的選擇,需高度重視國家與時代的發展大勢,要力爭搶占能夠代言中國的制高點概念。
回顧貓人與東極合作之初,內衣江湖可謂是血雨腥風,刀光劍影。傳統老國貨品牌南極人、恒源祥、俞兆林在中低端撕殺;蕉內、Ubras、有棵樹用線上新銳化打法搶占年輕消費群體;愛慕、安莉芳、華歌爾牢牢卡位線下中高端商場;松山棉店、全棉時代在購物中心攻城略地;都市麗人、雅黛麗、好波紛紛開出數千家街邊專賣店;國際服飾巨頭優衣庫更把Heattech保暖內衣,做成全球熱銷十億件的超級大單品。
強敵環伺下,貓人如何另辟蹊徑、脫穎而出,登頂全球第一,成為企業最為重要的戰略課題。于是,貓人與東極一拍即合,開啟戰略重塑的變革之旅。經過深入研究,王博一針見血地鮮明指出,服裝產業正在迎來科技化浪潮,科技化面料的應用已經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趨勢?;谶@一洞察,王博建議貓人定位于“科技內衣”,搶先樹立“科技領先”的認知形象。
大爭之世,要勇于下重注。在科技概念的引領下,貓人幾大組合拳發力:產品端強化科技爆品、門店端打造科技形象、明星端聘請王俊凱、迪麗熱巴、肖戰等多個頂流代言,傳播端啟動強勢廣告,分眾、新潮、機場等全年無休刷屏,“科技內衣就選貓人”就像電梯里的BGM一樣循環播放,三年砸下數億廣告。一系列戰略舉措,使貓人的品牌勢能得到大幅拉升,在行業下行之際取得強勢增長,從69億一路飆到169億,三年增長100億,登頂天貓、抖音、京東等各大平臺,成功躋身中國內衣行業第一品牌。
輕輕一點,天崩地裂,這是王博經常強調的一個經典有力的定位概念所應具有的特征與效果。定位“科技內衣”的精妙之處是在于,幫助貓人在消費者心智端重新定位競爭對手,重新劃分內衣產業的競爭格局,把內衣產業在心智中劈成“科技”與“傳統”兩大陣營。
簡而言之,貓人定位于科技內衣,其他品牌自然會被逼到一個戰略抉擇的十字路口。跟進貓人的科技戰略,則會被認知為貓人的跟風者,不跟進,則會被認知為是傳統過時的內衣品牌。一句話,讓競爭對手左右為難,怎樣做都是貓人戰略劇本里的一個配角。正所謂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欲動天下者當動天下之心,打造民族品牌的關鍵在于,用一個簡潔有力的概念撬動心智,把競爭勢能匯攏到貓人品牌上。
隨著貓人品牌大獲成功,雙方共同決定將貓人集團的整體定位升級為貓人科技時尚集團,并布局打造第二品牌美力城,強勢進軍外裝服飾。作為貓人科技時尚集團的第二品牌,美力城的差異化路線與定位確立為:為高科技服飾而生,用高科技面料升級基本款,并在第一戰略階段重點切入打爆高科技鵝絨服。主廣告語確立為:高科技鵝絨,就選美力城,不止保暖,更要輕盈。
用高科技鵝絨,重新定義中國羽絨,美力城出道即巔峰。2024年秋冬,美力城啟動檀健次與趙露思兩位新銳頂流代言,在小紅書和抖音強力種草,結合梯媒與機場高空轟炸,“高科技鵝絨就選美力城”一夜之間快速進入年輕人群心智,GMV迅速突破10億,業內驚呼“天上掉下個美力城”!
貓人科技內衣與美力城高科技鵝絨,這兩個定位紛紛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原因是在于科技強國的國家大勢與時代背景,王博總結道。大國崛起時代,各大產業均在呼吁民族品牌,各大產業的競爭勢能均在向民族品牌快速集中。對于中國企業打造民族品牌而言,應勇于發力核心科技,奪取所在產業的戰略制高點。上述國際機場五大科技品牌的廣告中,手機和智能汽車都屬于典型的高科技產業,這些產業的戰略制高點毫無疑問,不是銷量第一、不是流量第一,而是科技第一。也因此,主打高端自研的華為,成為競爭勢能遙遙領先的民族品牌。
王博強調,我們正在迎來中國企業引領全球科技的時代,民族品牌定位的關鍵在于從恰當的競爭維度,彰顯中國企業已經奪取全球科技領先。例如在中國飛鶴案例中,“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這一強大定位概念,鮮明體現出在奶粉配方科技上做得最好的并不是歐美企業,而是中國企業飛鶴。包括“全球10大車企,8家選玲瓏輪胎”,推動玲瓏強勢對標米其林、馬牌、倍耐力等國際巨頭,彰顯出中國輪胎科研實力已經位于世界一流水平。
定位概念的選擇,應考慮競爭勢能的塑造,媒體的選擇同樣如此。機場媒體的勢能高、人群優質,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科技感與現代感強,有利于強化品牌的科技形象。也因此,貓人、美力城與華為、小米、阿里云等科技品牌,紛紛選擇國際機場,共同發出科技強國時代的最強音。
五塊大屏還在閃爍之際,貓人與美力城仍在保持強勢發展。在未來,東極還會助力更多民族品牌崛起,把看似冰冷的科技參數,翻譯成一個個令廣大消費者由衷自豪的概念詞匯。而北京、上海等國際機場每天起落數千航班,每一架航班的爬升,都是對中國民族品牌的一次隱喻:沿著科技跑道,加速、離地、穿云,最終抵達全球消費者的心智。毫無疑問,正如王博所言,我們正在迎來中國企業引領全球科技的時代。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彭羽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