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五年的奮進答卷
【新華企業資訊11月18日】11月17日,在云南海埂會堂舉行的云南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新聞發布會玉溪專場上,玉溪市交出了一份五年來的奮進答卷。
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這是玉溪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的5年。
“十四五”以來,玉溪市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發展態勢。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保持年均5%以上的增長速度,即將邁上2700億元臺階。人均生產總值從9.1萬元提高至11.4萬元,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保持全省第一。全員勞動生產率從12.91萬元/人上升至22.5萬元/人,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紅塔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4個縣(市、區)超過200億元。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5萬元、2萬元,絕對值居全省第二位。
產業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向新,產業增綠。
五年來,玉溪市堅持傳統產業轉型提質、新興產業加快培育兩手抓,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產業發展質效不斷提升。三次產業結構比優化至9.65∶42.00∶48.35,產業投資占比從24.4%提高至57.3%。
農業上,蔬菜、花卉、水果產量居全省前列,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業上,全國41個工業大類玉溪擁有32個,是全省工業產業體系較為完備的州(市),卷煙及配套產業全國領先,鋼鐵產能居全省第一位,“十四五”期間完成玉溪卷煙廠技改、玉昆產能置換等重大項目,恩捷、太標、沃森、賽靈等本土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坤天、豐元、正大、友發等實力企業落地玉溪,新能源電池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綠色鋼鐵延鏈強鏈,生物醫藥、數控機床、綠色食品加工等新興產業彰顯活力,建成全省最齊全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和全國知名、全省最大的光機生產基地,全市工業化率36.64%,居全省第一位。
服務業上,中老鐵路、滇中環線物流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國家A級物流企業總數達18戶,排名全省前列。文體旅融合借勢發展,入選全國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城市,成為中超聯賽的“金牌球市”。
改革創新開放活力不斷釋放
五年來,玉溪市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疏通發展堵點卡點,發展活力得到提升。
營商環境步入全省第一方陣,發布全省首個企業開辦地方標準,企業對營商環境滿意度從85.75%提升至89.93%,“四上”企業在庫數量位居全省第三。
成功獲得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創新型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個國家級榮譽,被列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40.95億元,投入強度1.59%,總量和強度均居全省第二位;每萬戶企業法人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達57戶,居全省第一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241戶、科技型中小企業1584戶,均居全省第二位。
成功入選中歐班列節點城市、全國現代流通業戰略支點城市、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中老鐵路全線通車,玉溪海關屬地業務量、原產地證書簽證量均居全省第二位,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設立6個駐外商務代表處。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五年來,玉溪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和9個標志性戰役,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制定《玉溪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修訂《玉溪市新平哀牢山縣級自然保護區條例》、“三湖”保護條例,制定“三湖”保護配套措施52項。
中心城區細顆粒物(PM2.5)每立方米濃度從20微克下降到18微克、下降1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99.3%。
抓實“三治一改善”,1—10月撫仙湖水質總體保持優,星云湖水質穩中向好,杞麓湖水質今年有望實現脫劣;33個納入考核的地表水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在75.8%;25.84%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內,森林覆蓋率達53.06%;全市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86%。
城市污水處理廠尾水回用率、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率、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及焚燒處理占比均達到100%。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逐年提高,從2020年的89.15%提升至2024年的93.65%。
城鄉建設事業踏上新臺階
五年來,玉溪市統籌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8.12%,穩居全省第二位??h城供水普及率達100%、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6.6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15個重點鎮人口集聚和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玉溪市累計啟動老舊小區改造1344個,實施城市更新項目362個,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現場推進會3次在玉溪召開,玉溪市改造經驗2次入選住房城鄉建設部可復制可推廣目錄并在全國進行推廣。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22,澄江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獲國務院嘉獎,6個村被評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7個村被評為“云南省最美鄉愁旅游地”。
民生為本交出暖心答卷
五年來,玉溪市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財政資金投入民生領域比重保持在80%左右,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牢牢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累計爭取財政銜接資金18.26億元實施項目1989個,識別監測對象3884戶12481人,“一戶一策”制定并落實幫扶措施,未出現一戶一人返貧致貧。
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創業,城鎮新增就業16.28萬人,扶持創業1.9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穩定在71萬人以上,市內年度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率保持在80%以上。
堅持“辦人民滿意教育”,在全省率先實現“一縣一示范、一鄉一公辦、一村一幼”目標,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6.09%、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8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6.63%,均位居全省前列。
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組建兩大城市醫療集團和9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5個國家級、68個省級臨床重點???,鄉鎮衛生院100%達到國家基本標準,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門診和住院次均費用及檢查類、化驗類項目費用顯著下降。
基本實現城鄉養老服務全覆蓋,“十四五”末,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6.8%,參保人數達172.65萬人,較“十三五”末增加13.61萬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20.11萬人、35.34萬人,分別較“十三五”末增加了2.25萬人、4.37萬人,社會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
法治護航促進社會安定
五年來,玉溪市始終將平安玉溪、法治玉溪建設作為重要發展保障,持續查風險、除隱患、護安全、保穩定,深入開展社會治理,全市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優化。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扎實開展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
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市、縣、鄉三級行政復議便民服務網絡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深入推進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全面起底群眾反映突出的社會矛盾糾紛問題,社會治理效能不斷提升,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達97.88%、持續五年保持在97%以上,群眾安全感滿意率從2020年的95.51%提高至2024年的97.43%。
歷史的指針,指向新的刻度。站在歷史交匯點上,展望“十五五”光明前景,玉溪各族干部群眾豪情滿懷,昂首奮進。
玉溪市委書記楊政昆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邁向“十五五”,玉溪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擔當,統籌抓好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族團結進步、生態保護等各項工作,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報人民的信任,努力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玉溪篇章。(李曉蘭)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