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草木之名,品意象之美——江蘇大學第三屆校園《詩經》文化節暨“《詩經》百草園”游園會啟幕
金山網訊 近日,江蘇大學第三屆校園《詩經》文化節暨“《詩經》百草園”游園會在校內百草園開幕。本次活動由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迎松書院聯合主辦,以“識草木之名,品意象之美”為主題,融合傳統音樂欣賞、社團創意展演、《詩經》植物打卡等多元形式,吸引了來自江蘇大學及附屬中小學的三百余名師生共同參與,沉浸式體驗了一場詩意與自然交融的文化盛宴。


開幕式上,江蘇大學學工處副處長張芬致開幕辭。她指出,本次活動是以學生社區為場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勞動教育、美育和耕讀教育的重要舉措,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她希望廣大教師以《詩經》百草園建設為契機,從課堂走向田間地頭,積極開辟教學實踐第二課堂,推動耕讀教育與專業教育、勞動教育深度融合;同時鼓勵同學們在這片充滿詩意的園地中親近自然、強健體魄、涵養性情,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工會常務副主席王善民、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徐偉共同為來自五松吟社、后勤集團及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霍向東、李昌烽、彭智、馮碩、劉洋、周杰、張細進、王亞明、李立等九位勞育美育指導老師頒發聘書。校工會副主席董曉言、離退休機電總廠黨支部書記沈榮林則向園丁學社和附屬學校贈送了《詩經》相關圖書。
游園會首站“《詩經》植物探秘區”變身為“移動課堂”。園內蒹葭、荇菜、梧桐等十余種《詩經》植物均配有解說牌,學生們手持地圖,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尋詩之旅”。最受歡迎的“《詩經》植物打卡挑戰”環節中,師生們手持定制游園地圖,在十個詩意植物點位完成打卡任務:識別諼草(萱草)、苕(凌霄花)、荇菜等植物,背誦相關詩句,參與詩詞問答或古法投壺游戲,即可收集定制《詩經》草木圖章,兌換《詩經》書籍、主題書簽、鑰匙扣及驚喜盲盒等限定獎品。活動還設有“隱藏彩蛋”:集齊十枚印章者可參與抽獎,贏取《詩經》植物圖鑒?,F場,園丁學社、夢溪詩社、百草社、環保協會、培元研學社的志愿者們在各打卡點講解《詩經》植物的文化內涵與藥用價值,并帶領大家體驗手工漆扇制作等豐富活動。
附屬學校祖恬老師感慨道:“這種‘可觸可感’的學習方式,讓抽象的詩詞變得鮮活生動,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明顯增強了。”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鐘小惠表示:“《詩經》百草園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屆,每屆都吸引廣大師生以及附屬學校的孩子們踴躍參與,這充分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中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詩經》百草園是江蘇大學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體育、美育等重要論述,落實關于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和涉農高校耕讀教育的相關文件精神,推進部省共建意見實施,結合學校實際所建設的耕讀教育實踐基地。其旨在通過融合道德教育、智力發展、身心健康、審美素養與健康生活方式的培養,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張穎祺 彭智)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