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身體驗中觸摸民主脈搏——青年學生參加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活動現場見聞
金山網訊 “阿姨請坐,請您稍等!”說話間,京口區四牌樓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顧敏端了杯熱茶遞到參加接待選民活動的王阿姨手中。這一幕,讓應邀觀摩接待選民活動的江蘇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看在眼里,一場“民主實踐課”就此展開。
11月14日,鎮江市開展五級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活動。3039名全國、省、市、縣(市、區)、鎮人大代表深入328個選民接待點,圍繞“傾聽民意通堵點,凝聚信心謀發展”主題,面對面聽取意見建議,了解基層群眾和企業訴求。
這也是一場青春與民主的相遇。江蘇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9名師生分別走進接待選民現場,觸摸民主實踐的鮮活脈搏,為全過程人民民主注入青春動能。
“系統施策促進眼鏡產業高質量發展”“給予市外企業返鄉興業更多優惠政策”“因地制宜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人頭攢動,選民們暢所欲言,大到企業訴求、農業發展,小到家長里短、民生瑣事。學生夏浥塵聚精會神地觀察著,筆記本上寫滿了首次參與接待選民活動的細節,切身感受到每一份民聲都被認真傾聽。
“我想了解,選民的意見建議會通過怎樣的路徑,轉化為‘一府一委兩院’具體行動的?”學生李雅莉插空提問。“對意見建議全面梳理、精準分類,即時回應類直接答復,轉辦交辦類形成建議提交職能部門,重點督辦類納入人大監督議題,按照法定程序持續跟蹤督辦,整個過程通過代表履職平臺實時可查,確保民意不空轉、監督不留白,確保群眾的‘金點子’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京口區人大代表孫廣輝介紹。
現場,觀摩的師生仔細傾聽、認真記錄,不時提問。“從‘說了有人聽’到‘聽了有人辦’,這種看得見的民主讓老百姓吃下了‘定心丸’,踏實感直接拉滿。”學生石星明說,切實感受到“民生答卷”寫滿獲得感。
“過去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認知,停留在課本里的名詞解釋和考試時圈出的重點標記。”學生周夢怡表示,“今天我親眼見證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如何從理論走向現實。我們青年一代絕不能安于做國家發展的‘旁觀者’與‘受益者’,更要勇擔‘參與者’和‘貢獻者’的時代使命!”
“這次零距離參與接待選民活動,讓我觸摸到了跳動著的民主脈搏!”學生鄭華的感慨激起在場同學共鳴。他接著說道:“今天的沉浸式體驗讓我發現,民主原來就流淌在街談巷議、浸潤于民生瑣事中。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決心把課堂所學轉化為服務社會的能量,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
一場親歷,一次互動,觸摸真實的民主。青年學生對全過程人民民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我們應該肩負起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與擔當,在今后的學習中努力鉆研專業知識,積極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活動,從身邊小事做起,不斷培養民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學生于淑貞表示。
代表在身邊,民主“零距離”。走出接待活動現場,江蘇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葉朋指著四牌樓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大門上“以人民為中心”六個大字說,這不是一句口號,這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莊嚴承諾。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講到人大制度及其重要職權時,主要依賴于歷史文獻、法律條文等相關資料,難免抽象。尤其在信息碎片化、娛樂化的當下,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內在邏輯與獨特優勢,始終是我教學探索的重點。”葉朋感慨道,“這次沉浸式體驗讓學生真切觸摸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脈搏——將學生帶出方寸課堂、走進民主實踐現場,用鮮活感知替代理論灌輸,讓制度在親歷中‘扎根’,讓認知在參與中‘生長’,方能在青年學生心靈深處厚植制度自信的深刻認同。”
從書本中讀到,走到現場看到。今年初,鎮江市人大常委會聯合江蘇科技大學開展了“代表融入‘大思政’,校地融合育新人”活動。活動開展之后,更多學生走出課堂,通過跟隨人大代表調研、參加常委會會議旁聽、走進人大代表聯絡站觀摩、參與接待選民活動等實踐,在親歷中讀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根本政治制度的顯著優勢,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記者 吳韻晗 通訊員 侯子坤)
責任編輯:龔逍遙
